一名“70后”新黨員的初心
——記山西電建熱控工程處分工會主席 李勇
熱控工程處 睢利芳
在山西省保德縣牧塔村,這個四面環山、吃水困難的地方,由山西電建承建的晉能保德2臺660兆瓦工程項目上,各項安裝工作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其中,熱控專業安裝的負責人是山西電建熱控工程處分工會主席李勇。
李勇,1994年進入山西電建熱控工程處,2016年入黨。24年,他堅持扎根一線,用青春和汗水演繹著一名電力建設者無畏無悔的奉獻和矢志不渝的擔當。他連續多年被公司評為“先進工作生產者”,2018年獲得公司“黨員標兵”榮譽。一系列的頭銜并沒有讓他失去本性,他始終堅守初心,奮斗和奉獻是他的標配。
盡責擔當——“品牌不能丟”
“工程無論大小,只要干,就不能把品牌給干丟了。”這是李勇在班會上常說的一句話。
如今,保德項目熱控安裝正處于施工高峰階段。盡管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但作為分項目負責人,他仍堅持每天現場檢查,電纜敷設、管路敷設等十多項工藝質量,他都要親自過一遍。對于材料進廠檢驗、安全隱患排查,他都要在場。
“出錯的往往都在細節上,絕不能馬虎。”他就有這么一股勁兒,一股氣,只要涉及施工的都“較真”。
在一次橋架安裝檢查中,發現自己專業的橋架安裝路線與其他專業有交叉現象,影響到了雙方的施工工藝,他果斷地提意要優化橋架安裝方案。技術人員紛紛勸說,只是影響了工藝美觀,不影響之后運行,按圖施工就行。他卻搖搖頭,“每個專業都是公司的形象,我們要維護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專業品牌形象。”說完,他立馬與項目部、監理、業主交流溝通,得到批準后,積極組織技術人員召開“橋架安裝優化方案專題會”,然后又親自參與了現場橋架安裝過程把控,最終使得熱控橋架安裝創新創優、橋架安裝材料得以節約,也為其他專業工藝質量的提升創造了條件。
“李工,為你的盡職盡責、勇于擔當點個贊!”面對業主熱控專工的夸獎,他只是憨憨一笑,“作為一名電力建設者,初心不能忘,品牌不能丟。”
他猶如一個路標,懷著一個樸素而堅定的信念,堅守著正確向上的方向,為捍衛公司的品牌形象努力著。其中,2015年他參建的被譽為“世界藍”的山西晉能國金2臺350兆瓦低熱值煤供熱發電工程1號機組高標準、零缺陷投產。
拼搏奉獻——“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
40出頭的他更加成熟穩重。然而,2016年,在得到正式入黨通知的那一刻,他卻高興的像個孩子,一雙不大的眼睛更是瞇成一條縫,就連眼角的魚尾紋都在不住的跳動。他說,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是他一生的幸運。
從此,胸前的黨徽就是他的行動指南和言行標準。他床頭上那個厚厚的黨員筆記本因每天翻閱記錄,已經把一個角磨成了一道彎彎的弧形。黨章黨規、十九大報告精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記錄……一頁就是一堂生動的黨課,每一句話都透露著一個黨員的心聲。
“還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需要做的事還有很多。”每次合上本,他都要自言自語一翻。
在施工現場,他帶領員工學習專業與跨專業知識,以及安裝與調試技能,學習光熱、風電等新能源知識與技能。在他的班組里時刻都能感受到濃厚的學習氛圍。
他說,“科技高速發展,設備與技術更新替代太快,想要跟的上新時代的發展,就的不斷學習。”
面對困難,他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他總能把別人口中的“不可能”變成奇跡。比如,工藝質量,他總能給業主“意外的驚喜”;施工材料,他總能是把“短缺”變成“剩余”;施工難點,他總是解決的游刃有余。
大家都稱贊他“神工”,他卻始終以微笑回應。只有和他共事多年的同事知道,哪有什么鬼斧神工,只不過是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那個在廠房里不停來回穿梭的身影、那盞亮到零晨之后的燈、那一堆堆被翻的磨了邊的圖紙、宿舍墻上那密密麻麻用彩筆涂的工作記錄……都見證了他平時的付出和努力。尤其他那突出多年的腰椎,躺下時大口的呼氣聲和低聲的呻吟聲,卻從不因疼痛而在施工現場缺席。這是他對電建事業的奉獻,更是他對自己初心的堅守。
他說,“作為一名新時代黨員,我得更加努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新時代這份答卷。”
初心不改再出發,勇立潮頭新征程。如今,李勇就像一面旗幟,屹立在施工一線沖鋒陷陣、迎風飄揚。他正用新時代的革命精神,挺起共產黨員的脊梁,引領著身邊的黨員職工堅守初心、拼搏向前,為實現新時代里新任務新使命而奮斗著!